创业时如何选择企业类型?

2021-09-06 1530次浏览
设立企业的第一步,需要对企业的种类有所了解。许多朋友注册公司时,对于选择哪种类型的企业进行注册纠结了很久,是注册公司还是注册个体户?企业类型会对后期经营产生不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纳税的问题。

广义上的企业内涵丰富,公司仅是企业这个大概念下的一种组织形式。常见的企业形式主要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下面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些企业组织形式。


1、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家庭或个人,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自己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包括个人经营和家庭经营。


个体工商户注册手续简单,无论开业、变更还是注销,所需登记材料比较少。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法人资格,承担债务的方式为“无限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区别在于,个人独资企业需要开立专门的对公银行账户,个体工商户只需要用业主的私人账户即可,无需再开立专门的对公银行账户。

 

3、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区别在于:普通合伙企业的所有出资人都必须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合伙人全部为普通合伙人;而有限合伙企业中一部分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一部分出资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5、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适用于成熟、大规模类型公司,设立程序较为严格和复杂,不太适用于初创型和中小微企业。


不同的公司类型,对纳税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不大,所以真正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是经营所得需要缴纳的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对其经营所得,按照5%—3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后便是投资净收益。

对于公司性质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所得需要先缴纳企业所得税,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25%,税后净利润分红时,个人投资者取得的分红所得还要再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税率相当于25%+(1-25%)×20%=40%。

一边是5%—35%的税率,一边是相当于40%的税率,那么是不是说公司性质的企业税负明显更重呢?

一般而言确实如此,但如果考虑到税收优惠政策,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的部分,企业所得税征收率为5%;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至300万的部分,企业所得税征收率为10%;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5%。

到底哪种企业类型最有利,没有唯一答案,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税负,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利润率等等,所以在设立企业之前,要对企业的类型多做了解,选择最合适的企业类型,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